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5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终功能阶段的细胞。但是现在已经有了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很好的药物,硼替佐米,下面海得康硼替佐米直邮网的小编就带大家看一个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5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目前WHO将其归为B淋巴瘤的一种,称为浆细胞骨髓瘤,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终功能阶段的细胞。主要以骨髓浆细胞的异常增生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者M蛋白过度生成,发病率估计2-3/10万,男女比例1.6:1,患者年龄40岁以上,因病因复杂、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及骨髓瘤细胞耐药性产生等因素,使得MM仍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目前化疗仍然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手段,新型靶向药物硼替佐米被指南推荐为治疗MM的一线药物,具有高效专一,起效较快,毒副作用较小且大部分可以控制的优点,2003年由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为抗癌剂,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上伴有重要角色。本研究为了进一步观察硼替佐米治疗MM患者的疗效,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58例骨髓瘤患者,采用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2 年3月至2015年3月在咸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8例,男性36例,女性22例。年龄40-81岁,平均50.52±9.81岁,初治患者48,多次治疗复发患者10例,根据Durie.Salmon分期标准:I期13例,Ⅱ期25例,Ⅲ期20例。除上述之外,患者在籍贯、家族病史、体重、身高、职业等基本条件基无统计学差异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针对本研究58例患者均采用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联合沙利度胺、地塞米松以及表柔比星。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 关于治疗方案的详细内容以及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医护工作人员有责任告知58例患者,待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后,方可进行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在患者疗程第 1、4、8、11天静脉滴注硼替佐米治疗,每次用量在 1.0-1.3 mg/m2, 如果患者的不良反应多发且耐受度较低,应该根据患者情况确定给药时间,将疗程调整为第 1、8、15、22天进行。表柔比星亦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药物剂量为 10 mg/m2,1 次/d,在治疗的 1-4 d 给药。4周为1个化疗疗程,58例患者中接受治疗疗程 ,最长的达4个,最短的2个,平均疗程为(3.13±0.84) 个。采用口服方式服用沙利度胺,药物起始剂量为 每天50-100 mg, 且在晚间服用,根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耐受情况可调整到至 150-200 mg, 如果患者因不能耐受,出现不良反应,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酌量给药。地塞米松亦采用口服的方法,20 mg/d,在治疗的 1-4 d 和 8-11 d 进行给药。特别注意的是,患者从开始进入治疗时,要对他们的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对栓塞及其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骨质的破坏和疼痛要采取相应的治疗。
1.3评判标准
根据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工作组(European Group for Blood and Marrow Transplantation,EMBT)标准结合国际骨髓瘤工作组( International
Myeloma Work Group IMWG)的标准评价疗效[4],分为以下五个等级:①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②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ery goodpartial remission,VGPR)、 ③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 PR)、 ④轻微反应(mild remission, MR)、⑤疾病进展(progress of disease,PD)。这五个等级主要是以免疫固定电泳阳性或者 M 蛋白量下降,以及尿 M 蛋白水平作为主要评价标准。总反应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表示,ORR=CR+VGPR+PR的总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 free survival,PFS)为患者接受硼替佐米治疗之日至疾病发生进展之日的时间;累积生存时间由确诊 MM 开始至死亡日终止。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检测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 时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 58例患者中有48例是初治患,10例为多次复发患者。其中初治患者中CR 8例、VGCR 15例、PR 16例、SD 5例、PD 4例 , 治疗有效率达81.25%;而多次复发患者中 CR 3例、VGCR 3例、PR 1例、SD 2例、PD 2例,治疗有效率达 70.00%。
2.患者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含硼替佐米治疗会出现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腹泻、转氨酶升高、乏力、头胀、嗜睡、腹胀、便秘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出现Ⅱ度骨髓抑制患者16例,出现Ⅰ度消化道反应患者6例,出现带状疱疹患者4例,出现双下肢麻木加重患者4例,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无因治疗不良反应无法耐受治疗者。
3 讨论
硼替佐米是哺乳动物中26S 蛋白酶体糜蛋白酶样活性的可逆抑制剂,体外试验证明硼替佐米对多种类型的的癌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临床前肿瘤模型体内试验证明硼替佐米能够延迟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在内肿瘤的生长,是一种全新的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已经应用多年,特别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目前还无法根治的疾病 ,传统上治疗 MM 的主要方法是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但疗效难以维持,治疗MM 要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应用新型制剂和实施靶向治疗十分关键,从而使治疗反应率低、不可治愈的肿瘤,几乎变得可控。
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是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 ,临床证实,以硼替佐米为主的方案应用于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诱导治疗缓解率高,其药理机制主要是硼替佐米抑制其中的 26S 蛋白酶体 ,它通过阻断泛素-蛋白酶体通路,抑制蛋白酶体对其目标蛋白的降解。此外,硼替佐米抑制蛋白酶体,降低抗凋亡蛋白 Bcl -2 水平,增强促凋亡蛋白 Fas - L 水平及 JNK 信号途径的活性,来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有研究表明,单纯使用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率低,如果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沙利度胺以及表柔比星等联合作用,发挥其协同作用,有效率更高。
本组研究中对初治组及复治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给予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结果显示,初治组患者缓解总有效率达 81.25%,显著高于复治组患者的70.00%。初治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复治组。原因有可能为:复治组患者病情较初治组严重。另一方面,复治组患者病情发展,在初治后,但癌细胞仍在进一步分化、增殖、扩散,导致其他系统、器官,破坏患者免疫功能,因此效果较初治组差。58例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内浆细胞量、血清 M 蛋白量以及β2- 微球蛋白的变化情况对比,证明了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以上就是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5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分析的相关内容,通过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硼替佐米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良药。如果有患者朋友想要咨询或购买硼替佐米的话,可以登录海得康的官方网站查询,当然也可以联系海得康,海得康定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海得康联系电话:400-001-9763。
硼替佐米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药品上市情况,海外原研药/仿制药价格等,欢迎咨询海得康。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海得康不承担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海德康海外医疗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
原创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学生创业园
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D座7层703室
咨询热线:400-001-9763
Copyright @ 2017 北京海得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京)-非经营性-2016-0106
免责声明:本网站展示的医药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疾病治疗和用药细节请务必咨询医生和药师,海得康不承担任何责任
京ICP备15058342号-15 工商执照注册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10105019927126